
作為氫能供應的必經環(huán)節(jié),氫能儲運備受關注。前一步怎么儲,決定著后一步怎么運,但無論哪種儲運方式,降成本都是當務之急。業(yè)內認為,未來供氫模式不會局限于某一種,而是一個包括多種技術路線的綜合供氫網絡,而氫能儲運方式要匹配其最適合的應用場景。
一個月前發(fā)生在挪威奧斯陸郊外的加氫站爆炸事故原因日前終于查明——主要是在高壓儲存裝置的氫氣罐中,某個特定插頭裝配錯誤所致。
一個“小小”的插頭導致嚴重事故,這不是危言聳聽。在其背后,更涉及氫能儲運的“大問題”。多位業(yè)內人士向記者坦言,除前端制氫、后端加注外,從制氫地到加氫站的中間環(huán)節(jié),如今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現(xiàn)有條件下,儲運已成為影響氫能應用的主要瓶頸之一。
繞不開的儲運環(huán)節(jié)
現(xiàn)有方式各存利弊
以氫燃料電池商用車為例,應用瓶頸“不在兩頭,在中間”——日前在2019世界新能源汽車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這樣強調。
所謂“中間”,是指氫能儲運和加注的環(huán)節(jié)。歐陽明高認為,隨著后期大規(guī)模的推廣應用,及燃料電池發(fā)動機技術的逐漸成熟,供應將不再是問題。相比之下,產業(yè)難題聚焦于儲氫、運氫及加注環(huán)節(jié)。
“氫氣的儲存和運輸不分家,前一步怎么儲,決定著后一步怎么運。由于政策要求,我國目前暫不允許在加氫站內直接制氫,因此儲運作為氫能供應的必經環(huán)節(jié),值得關注。”北京低碳清潔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中心助理主任何廣利告訴記者。
記者進一步了解到,氫氣的儲、運目前均分為氣態(tài)、液態(tài)及固態(tài)三種主要方式。由于密度、設備、體積等條件不同,上述方式也各有利弊。
以低溫液態(tài)方式為例,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鞏寧峰介紹,作為全球研發(fā)重點,液氫具有高密度、體積小等特征,能夠使儲運變得簡單,尤其可滿足遠距離、大運量的需求?!暗瑫r,要把氣態(tài)的氫變成液態(tài)難度較大,所需容器設備要求很高。此外由于政策因素,我國暫無民用液氫的運輸案例?!?/span>
氣態(tài)儲運方式,目前在我國應用最為普遍。簡單來說,先將氫氣壓縮到一個耐高壓的容器里,再通過長管拖車或管道進行運輸。鞏寧峰表示,在技術成熟的基礎上,氣態(tài)方式也面臨輕量化、高壓化及質量穩(wěn)定等新的挑戰(zhàn)。
固態(tài)儲運則是以金屬氧化物、納米材料等作為載體。雖存在操作便捷、安全性高及儲氫體積密度大等先天優(yōu)勢,但這一方式尚處小范圍應用的攻克階段?!拜d體的體積膨脹、傳熱、氣體流動等任一因素,均有可能影響儲運效果?!膘枌幏宸Q。
技術路線各異
卻共同面臨經濟性制約
針對不同方式,業(yè)內長期爭論頗多且未有定論。但多位人士仍同時指出,無論對于哪種方式,降低儲運成本都是當務之急。其制約因素,包含了儲運技術、設備水平、應用規(guī)模、運輸半徑等多種因素。
“未來,技術、安全等方面不存在大的問題,影響儲運環(huán)節(jié)的最大瓶頸就是經濟性。”國際氫能協(xié)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直言。例如液氫,雖有其優(yōu)勢并受到很多追捧,但也要看到,制造液氫的成本目前并不算低?!斑\輸環(huán)節(jié)省錢了,制造液氫卻要花費高昂代價。綜合來看,經濟性仍待進一步提高。”
鞏寧峰對此表示贊同。他稱,日、美、德等國家,現(xiàn)已將液氫運輸成本降至高壓氫氣的1/8左右,并不斷擴大應用范圍?!安豢煞裾J,低溫液氫運輸是未來一個大方向。但在我國,受制于技術、設備水平,液氫轉化成本相對偏高,短期內在民用領域推廣不太可能?!?/span>
除了技術,何廣利認為,規(guī)模是影響經濟性的關鍵之一。“隨著不斷進步,技術、設備等層面的問題將逐步解決。但要想真正降低成本,充分認識‘大氫能’的概念是前提?!?/span>
在他看來,車用只是氫能發(fā)展的一個方面,作為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氫能應用范圍理應更廣。“‘大氫能’概念,意味著氫絕不單單供給燃料汽車。反過來,只有應用規(guī)模上來了,基礎設施才能真正完善,從而實現(xiàn)車用氫能儲運等成本的分攤、降低。這也是為何在當前條件下,各條儲運路線均難真正實現(xiàn)降成本。”
鞏寧峰認為,由于規(guī)模有限,不同技術路線的運輸半徑也有待驗證?!氨热绺邏簹鈶B(tài)運輸,在100-200公里半徑內尚具備經濟性。再遠的話,運輸成本將呈幾何級增加,從而造成不經濟。但這個半徑到底是多少,還需通過實踐驗證?!?/span>
適應不同應用場景
儲運“暗藏”更多選擇
究竟什么樣的方式,能夠實現(xiàn)安全、高效且經濟的氫能儲運?
在何廣利看來,現(xiàn)有儲運技術、裝備逐漸走向成熟,關鍵在于找到真正適用的方式,并在達標基礎上降低成本?!敖Y合用能需求、供氫網絡、技術發(fā)展等因素,未來供氫模式不會局限于某一種,而是一個綜合供氫網絡包含不同路線,并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來考評其效率。”
中國氫能聯(lián)盟日前發(fā)布的《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yè)白皮書(2019版)》也預測,氫能儲運將按照“低壓到高壓”“氣態(tài)到多相態(tài)”的方向發(fā)展,由此逐步提高氫氣儲存和運輸?shù)哪芰?。遠期(2036-2050年)來看,高密度、高安全儲氫將成為現(xiàn)實,完備的氫能管網也將建成,同時出臺固態(tài)、有機液態(tài)等儲運標準及管道輸配標準作為配套。
“談及氫能儲運,常有觀點將其類比天然氣儲運,我想這不一定合理?!焙螐V利進一步提醒。天然氣作為一次能源,在哪里發(fā)現(xiàn)、從哪里運出,儲藏地就是“起點”。氫能則是二次能源,只有原料地,而沒有儲藏地一說。也正因此,給儲運帶來更多選擇。“到底是在原料地制取、運輸,還是把原料運出后制取,或是制成某種中間體之后,再運出、制取。三種完全不同的方式,將帶來不一樣的效果。但目前,討論更多的只是先制氫、再運輸?!?/span>
何廣利表示,氫能其實更適合參照電的供應模式。到底采取集中還是分布式供電,到底直接輸電還是先運煤、再發(fā)電,還要根據需求而定?!爸辽倌壳皝砜矗瑳]有哪一種方式占了絕對優(yōu)勢,或者說以后一定要走某條路。面對選擇,我們還需科學論證、謹慎對待?!?/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