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氫能是一種清潔高效的二次能源,燃燒過程無碳排放,無污染、熱值高、安全性好。氫能產業(yè)鏈上游包括制氫、儲氫和運輸。中游主要是燃料電池動力系統(tǒng),下游是應用領域,包括交通、軍用、航天等。
一、氫能產業(yè)鏈上游
1、制氫
氫能產業(yè)鏈上游包括制氫、儲氫和運氫。制氫技術包括化石原料制氫、工業(yè)副產和電解水制氫。目前,我國氫氣主要來自化石能源制氫,其中煤制氫產量達到2124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63.54%,天然氣制氫產量460萬噸,占我國氫能產量的14%,而電解水制氫產量僅為50萬噸。
化石能源制氫過程中碳排放巨大,從工業(yè)副產品中提取氫氣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還可以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因此,迫切需要有效利用工業(yè)副產氫。目前,我國排空工業(yè)副產氫產量約450萬噸,其中PDH和乙烷裂解副產氫約30萬噸,主要分布在華東和沿海地區(qū);氯堿副產氫約33萬噸,主要分布在新疆、山東、內蒙古、上海、河北等省市;焦爐煤氣副產氫約271萬噸,主要分布在華北、華中;合成氨醇等副產氫約118萬噸,主要分布在山東、陜西、河南等省。
2、儲氫運氫
氫儲存方式包括高壓氣態(tài)儲氫、低溫液態(tài)儲氫和固態(tài)儲氫。目前,高壓氣態(tài)儲氫運輸技術相對成熟,是我國目前的主要儲運方式。當運輸距離為50km時,高壓氣態(tài)氫運輸成本為3.6元/kg。隨著距離的增加,長管拖車的運輸成本顯著增加。當運輸距離為500km時,氫的運輸成本為29.4元/kg。因此,長管拖車只適用于短途運輸(小于200km)。
3、加氫站
加氫站是氫燃料電池產業(yè)化和商業(yè)化的重要基礎設施。中國加氫站建設進度逐步加快。截至2020年底,已建成128座加氫站。其中,建成的加氫站已投入運營101座,待運營17座,投入使用比例超過85%。此外,中國正在建設/擬建的加氫站數量已達到167座。
二、氫能產業(yè)鏈中游
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和保有量快速增長。數據顯示,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年產量從2016年的629輛增加到2019年的3018輛,2020年受疫情影響,產量為1199輛。
2019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為6175輛,同比增長79.6%;2020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數量為7352輛,同比增長19.1%。隨著燃料電池系統(tǒng)的大規(guī)模生產和燃料電池電池核心部件的定位,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數量可能達到5-10萬輛。
三、氫能產業(yè)鏈下游
在2030年碳達峰的愿景下,中國年氫需求預計將達到3715萬噸,約占終端能源消費的5%;可再生氫產量約500萬噸,部署電解槽裝機約80GW。在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下,中國對氫氣的年需求將增加到1.3億噸左右,約占終端能源消費的20%。其中,氫在工業(yè)領域仍占最大比例,約7794萬噸,占總氫需求的60%;交通運輸4051萬噸,建筑585萬噸,發(fā)電與電網平衡用氫600萬噸。
往期精選回顧:
喜訊!2款安泰環(huán)境氫燃料電池發(fā)動機通過國家強檢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