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看到《自然·氣候變化》上面的一篇文章,有研究人員指出。氫基燃料主要是適用于航空或工業(yè)過程等沒那么容易電氣化的行業(yè)。
但是,生產(chǎn)這些燃料的效率太低、成本太高,而且它們的可用性也太不確定,無法廣泛取代化石燃料,例如用于汽車或供暖。
對絕大部分領域而言,直接用電,例如電池驅動的電動汽車或熱泵,更具有經(jīng)濟實際意義。對氫燃料的依賴導致對化石燃料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進一步依賴。
氫基燃料是1種優(yōu)異的清潔能源載體,但其生產(chǎn)成本和未來應用的風險性也很高。作為一種通用的氣候解決方案,氫燃料可能是一個不大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它們不應該被期望廣泛取代化石燃料。
至少在未來十年內,氫燃料很可能是稀缺的,而且缺乏競爭力。下注氫燃料的廣泛使用很有可能會提高我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如果我們保持燃燒技術體系,并試圖用氫基燃料“喂”它們,當氫燃料成本太高、太少時,我們最后將繼續(xù)燃燒石油和天然氣,并排出溫室氣體危害氣候的短期和長期目標。
因此,我們應該優(yōu)先考慮這些珍貴的氫基燃料的基本應用:長途航空、化學原料、鋼鐵生產(chǎn),以及可能的高溫工業(yè)過程,因為這些領域和應用很難產(chǎn)生直接電力。我們目前還遠未達到100%的可再生能源,因此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關鍵。殊不知,如果我們使用氫燃料而不是直接電氣化的替代品,則需用2到14倍(關鍵在于所采用的技術水平)。
以目前的電力結構,氫燃料將增加而不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在2018年的德國電力結構中,在汽車、卡車或飛機上使用氫燃料將產(chǎn)生比使用化石燃料多三到四倍的溫室氣體排放。
研究人員計算出,假設使用100%可再生電力生產(chǎn)綠氫,使用氫基燃料避免1噸二氧化碳排放的成本目前為液體燃料800歐元,氣體燃料1200歐元。這遠遠高于目前的二氧化碳價格,例如,在歐洲排放交易計劃中,每噸二氧化碳的價格低于50歐元。但伴隨CO2價格的上漲,氫燃料到2040年很有可能會越來越具備成本競爭能力??紤]到降低溫室氣體排放以穩(wěn)定氣候的迫切性,針對這些存有直接電氣化替代方案的領域來講,這為時已晚。
盡管未來的成本存在不確定性,但到2040年左右,氫燃料很可能成為替代所有剩余化石燃料的后盾技術。然而,實現(xiàn)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政策支持。事實上,在氫燃料只是根據(jù)提高碳的價格而變成商業(yè)上行得通的燃料前,對氫燃料的補貼在大概20年的時間段里是不可缺少的。
從長遠來看,氫燃料前景看好。利用全球太陽能帶巨大的風能和太陽能潛力,氫燃料可以在全球范圍內交易,解決日本和歐洲等人口密集國家缺乏可再生能源的瓶頸。然而,由于國際和國家的氣候目標要求立即減少排放,從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直接電氣化應優(yōu)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