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份以來,A股“碳中和”概念被熱炒,“碳中和”概念也是投資者人氣最旺的板塊,那么什么是“碳中和”呢?
所謂“碳中和”,是指社會生產活動在一定時間內產生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jié)能減排等形式,實現(xiàn)正負抵消,達到相對“零排放”。而與之對應的是多國宣布遠景目標將達到碳達峰,碳達峰是指在碳中和實現(xiàn)的過程中,在某一個時點,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
具體到企業(yè)而言,那么每個企業(yè)今后將有具體的碳排放指標,比如鋼鐵制造,消耗多少煤炭,排放多少廢氣等,都將納入碳排放考核,如果碳排放指標超額,那么就需要去交易市場購買。
“碳中和”產業(yè)鏈非常龐大,而電解鋁、水泥行業(yè)可能會作為第一批試點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這也是3月11日A股水泥、電解鋁板塊暴漲的直接原因。此外,有色金屬、造紙、石化、建材、鋼鐵、化工、航空七大行業(yè),也將會逐步納入全國碳交易市場。
具體來說,新能源比如風能、光伏屬于清潔能源,包括新能源汽車,前期已被熱炒,有碳交易所的題材股也被熱炒,那么接下來,市場熱點有可能會轉移到哪里呢?
筆者注意到了氫能源板塊,說起氫能源板塊,投資者并不陌生,在前兩年也反復炒作,但近一年來歸于沉寂。有觀點認為,新能源電動汽車,并不環(huán)保,因為中國的電力70%左右依然是靠煤炭發(fā)電,而且電動汽車消耗大量的鋰資源,一旦電池報廢,也將會產生較大的污染,因而氫能源或將是汽車行業(yè)的終極方案。
對于氫能源汽車來說,優(yōu)點相比電動車優(yōu)點明顯,比如產生的排放物為水,真正的零污染,而加氫速度也是電動汽車充電速度無法比擬的。當然,現(xiàn)階段氫能源汽車發(fā)展依然有較多技術難點,但相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相關難點會逐步解決。
春節(jié)以來,A股持續(xù)調整,特別是一些大盤藍籌股,跌幅較大,板塊輪動加速,碳中和概念是少有的持續(xù)熱點,隨著投資者對碳中和概念的挖掘,相信氫能源板塊會“王者歸來”。
對于A股來說,依然面臨著不小的調整壓力,一方面,PMI持續(xù)走弱,這釋放了不好的信號,預示著經濟復蘇前景不會一帆風順,市場對經濟過熱和滯漲的擔憂因而升溫,投資者更加憂慮流動性會收緊。
此外,流動性邊際繼續(xù)收緊,宏觀流動性或將加速轉向,貨幣將迎來實質性的收緊,而隨著美國加息預期的升溫,A股無疑將面臨著更大的壓力。